News

家庭是支持個人身心成長的環境,包括學習愛與被愛、學習面對與接受生命中的各種變化(無常變化),並且,有能力把愛再傳遞下去。但如果站錯位置,進而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,便會感到沉重與無奈。若能夠用愛來接受自己的生命,並透過自己的生命來榮耀父母親,則所有的苦難都將透過我們內在的努力,化為甜美的果實。

影響親密關係的原因,第一層是因為早期跟母親的互動關係,進而影響後來對親密關係的看法與態度

一般對於壓力的看法,大都認為是外在事件的變化與挑戰,造成我們心理的壓力,例如:親人去世、轉學、換新工作、人際衝突、患重大疾病、車禍意外、結婚.....等等。但心理學的看法,會把壓力的產生,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,也就是我們對於外在變化的看法,才促發我們的壓力感受。

買東西可能不止紓解內心壓力,還可以填滿內心的空虛,與轉移不舒服的感覺

從深層情緒來看,有些情緒根本就不屬於我們自己的,而是來自於家族系統中的創傷或「未竟事務」

透過睡眠的深度休息,可以修復身體的受損細胞、清除大腦運作的代謝物